手机,真的在偷听我们谈话吗?

您刚刚与朋友谈论了什么,应用程序很快就开始向您发送疯狂的通知? 我们所有的手机都被监控了吗?

App如何准确猜测我们要买什么? 在一切都数字化的时代,你的个人隐私还安全吗?

您和您的闺蜜刚刚讨论完哪种口红好看。 当你打开手机时,你会立即收到淘宝的推荐。 你和你的朋友打电话预约今晚吃火锅。 下一秒,从火锅店到火锅食材,一切都给你安排得一清二楚。 徒然。

诸如此类的巧合实在是太多了,你是不是开始隐隐担心了……

手机真的会窃听我们的谈话吗? 如果不是的话,手机软件怎么能准确的猜出我们脑子里的想法呢?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个人隐私泄露的事。

01 手机真的能监视我们吗?

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手机监听就是手机记录我们所说的话,然后上传到服务器进行语音识别和内容分析。 它就像一个小间谍,把我们出卖给了一家又一家公司。

|实现手机监控并不难

如果仅从技术角度考虑,这种监控行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。

2018年,有人曝出一项专利通过麦克风监控用户,以获取用户观看的广告类型。 2019年,苹果还因上传和分析使用Siri的用户语音数据而陷入舆论漩涡。

浙江大学发表的一篇论文甚至指出,即使该软件没有麦克风权限,也可以利用手机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来记录和分析声波。

而且调用加速度传感器根本不需要用户授权,几乎所有软件都可以直接使用。 就像逢年过节不请自来的亲戚一样,是无耻的,不可商量的。

不过,你也不必太害怕,因为以上只是“理论水平”。 如果你真的想实施监控,比你想象的要困难得多。

| 手机监控没必要

首先,如果软件一直停留在后台收集信息,势必会消耗更多的手机电量,而且上传监控数据也会造成流量消耗异常,太容易被用户察觉。

即使你认为自己马虎,监控对厂商来说也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:一方面,录制的音频可能充斥着早高峰地铁嘈杂的BGM,或者是地铁里的“深夜友好的问候”。隔壁的男人和女人。

难以保证干净的背景音,文字识别无法获取有效的对话内容; 另一方面,如果每个人都想被监控,语音数据的上传、存储和分析将是一笔很大的开支。

更何况,监控用户的公司还承担着巨大的法律风险。 一旦被发现,不仅会在消费者面前丢脸,还会面临巨额罚款和行政处罚。

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,监控用户都是一项高成本、低收益的亏本生意。

此外,在监控方面,国家网信办应用治理工作组也进行了相关实验。 诚然,该软件在前台运行时可以实时监控,但切换到后台或屏幕锁定后,录制只会持续很短一段时间。

也有网友做过测试,记录下商品的关键词,在手机周围反复播放,看看购物软件中的推荐是否会发生变化,但结果并不起作用。

因此,无论是实际操作还是实际测量,监控都是不可行、没有必要的。

02 您的隐私是如何泄露的?

那么,既然没有监控,如何在各种移动应用上实现精准的广告推荐呢?

其实“窃听”你的并不是麦克风,而是其他方法。 在许多情况下,这些信息甚至是您“自愿”提供的。

| 越界权限泛滥

这一切都从您使用该软件的第一秒开始。

当您注册新账户时,您需要查看统一服务协议。 但这些协议往往有很多条款,却没有人谈论它们。 在大多数情况下,您只需同意即可!

但你的个人数据已经被秘密“定价”了。

手机,真的在偷听我们谈话吗?

在开始使用之前,该软件还会询问各种权限。 比如我们需要开启定位权限才能导航,开启录音权限才能打电话。 这些都是正常的要求。

但如果一个照片编辑软件必须读取你的通讯录,一个打车软件必须访问你的相册,这种越界行为就非常可疑了。

中国消费者协会201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(《100款应用程序个人信息收集及隐私政策评估报告》)指出,在10个类别测试的100款软件中,多达91款请求的权限超出了“数据边界”。 ” 。

这些过多的权限请求为您的隐私泄露打开了大门。

例如,如果您授权使用的“位置”信息不勾选“只能在使用App时获取”,您的位置就会随时随地被定位,就像多了一个24小时的“小跟班” ,全年无休; 您授权的“通讯录”信息不会对您客气。 从七姨到八姨,再到现任女友和前女友,她们都会给你清理。

而如果你同意相册授权,那么你从过去到现在的“美好瞬间”就会有一个恶意的旁观者。

好吧,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做了什么。

| 算法可能比你更了解你

你以为只要关闭所有权限就万事大吉了吗?

先不说关闭权限后是否还能正常使用。 即使您不需要任何权限,该软件可以记录的信息也远远超出您的想象。

以购物软件为例。 您在购买前输入了哪些关键词、选择了哪些产品、在页面停留了多少秒、在付款前犹豫了多长时间、或者在哪一步放弃了购买? 所有这些信息都将无一例外地被记录。 如实记录下来。

不仅如此,你喜欢哪个视频,你点了哪家夜宵外卖,你睡觉前一般什么时间放下手机,甚至乘坐出租车的频率、理财习惯……这些都是你可以的小细节。不记得了,这个软件我会帮你把一切都记得清楚。

当你有足够的数据时,算法可以给你贴上各种标签,并为你创建一个虚拟形象。 你不是你,而是标签的集合。

你采取的每一个新行为都会给自己贴上一个新标签。 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头像变得越来越准确。

比如,作为老板,我每天“吃草”,和扒姐一起做健身操,偶尔打开理财软件,看看比沙拉还绿的股票。 我偶尔会寻找口红、眼影和化妆品。 购物软件的视角可能是:“单身、健身、理财、美容”。

其实,当你打开淘宝时,你也可以看到你被标记了哪些标签。

基于这些特征标签,广告主可以自由选择目标受众、选择广告时段和投放时间。

当满足需求的用户点击App时,会自动弹出最符合用户需求的广告,或者用户看完后觉得“刚需”的广告。

在东京的一次肯德基促销活动中,活动方通过分析移动设备提供的行为数据,准确找到了那些“从地铁出来准备吃早餐”的人,并实时向他们发送早餐券。

基于大数据和用户画像,轻松推断和预测您的行为,精准投放广告。

一个人的数据已经足够丰富,但如果用一群人的数据来编织一张网络,算法的发挥空间将是无穷无尽的——

看到这条推送的网友有多少是单身? 他们有多久没有发生性行为了? 谁还没有点击“观看”?

过去,我们想到的隐私只是具体的身份证号码、面部信息; 但我们真正的隐私早已在每次上网时暴露无遗。 无数的标签让我们每个人都牢牢地依附在这个网上,你想逃也逃不掉。

值得庆幸的是,个人隐私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。 为了保护我们的隐私,手机厂商开始与各种软件“斗智斗勇”,而我国的《个人信息保护法(草案)》也进入了征求意见阶段。

互联网时代,一切都变成了电子信息和数据。

你的行为和习惯决定了App会向你推送什么,而App对我们每个人的记录和研究,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精准推送,反过来在你不知不觉中塑造了我们的行为。

如果你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对算法有利,如果你下的每一个订单都是基于大数据精确计算的结果。

你的决定,还是你的决定? 你,还是你吗?

也许,在数据时代,绝对的隐私安全是难以实现的,但我们仍然在与信息泄露作斗争,因为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更安全的网络环境。

[1]巴郑.基于内置[J],2020。